大世科及子公司為專業數位轉型、網路資安、雲端與數位應用軟體方案之資通訊系統整合服務業者,無工廠及相關製造機械,主要碳、水足跡及廢棄物皆為一般辦公產生,如,辦公垃圾分類、用水、用電、公務車、冰箱冷氣飲水機之冷媒等。為做好環境保護工作,落實企業永續發展,大世科制定《環境政策》,我們深信積極落實推動企業環保永續治理,為全體員工之共同使命與責任。
2024 年大世科及子公司在地採購占總支出比例約89.67%,從2022 年起,大世科啟動綠色採購方案「tstigo(購)Green」,採購之產品以獲得綠色環保標章者為優先;此外,針對我們所代理之銷售產品,本公司將原廠所銷售節能電子設備納入銷售清單,促使廠商加強研發節能減碳之產品,以共同致力企業社會責任,所銷售的之資訊設備產品,部分已取得臺灣節能標章。
2024 年大世科於「政府綠色採購網路申報系統」申報「113年度之綠色採購」金額達3,062,746 元,超越年度目標(新台幣200 萬元),達成率153%,展現推動綠色採購的具體成果。大世科榮獲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頒發的感謝狀,表揚我們在「推動民間企業與團體綠色採購計畫」中的積極響應與卓越績效。
辦公室廢棄物管理
大世科及其子公司的廢棄物為辦公室日常營運所產生一般廢棄物,而未有生產製程的有害廢棄物。生活垃圾桶設有資源回收分類供同仁丟棄時進行分類,分類好的廢棄物,會由廠區的大同公司聘請政府立案合格的清運公司代為處理後續回收分類工作,減少對環境的危害。2024 年廢棄物總重量為3.22 公噸,較前一年度大幅減少約61.59%,是因2024年度無辦公室裝修,僅日常營運所產生之一般廢棄物。
為積極預防污染與資料外洩之可能,對於掌握廢棄物的流向,會與清運廠商的隨車措施,進行追蹤與管理;我們也於供應商ESG 查訪會議中,交流廢棄物處理商之篩選、追蹤管理與跟車措施及包材再利用等更加友善環境的方式而努力。
回收再利用
雖然大世科及子公司皆非製造業,為降低對環境造成的衝擊,達到減廢的目的,我們針對包裝再利用。於客戶端將包材回收,將包材再利用成為緩衝包材或產品之包裝,以減少環境衝擊;未來規劃於環保包材使用方面,我們使用可回收塑膠顆粒所製成的袋狀(具有回收再利用的環保標章),再藉由機器打入空氣形成緩衝包材進行包裝,一年度可減省約6,600 元。
註:
1. 範圍涵蓋:大世科及子公司之一般廢棄物、辦公室廢棄物、文件水銷、資訊物品報廢
2. 處置中移轉僅有再生利用為紙類,委託專業的廠商協助進行水銷,廠商會打成紙漿作為再生紙利用。
3. 2021 年尚未有數據可統計、2022 年單據較不齊全。
2021 年公司啟動溫室氣體自主盤查,並於2023 年訂定2022 年為本公司溫室氣體盤查之基準年,我們響應政府環保政策,致力落實節能減碳策略,每年以降低1% 為目標。為了進一步呼應公司數位與永續的雙軸轉型策略,公司於2024 年2 月啟動ISO14064-1導入啟始會議,透過外部第三方顧問導入ISO14064-1 管理程序,通過2023 年溫室氣體報告書之查證,並在顧問指導下以2023 年為新的基準年。
能源使用
本公司沒有外購再生能源,主要能源使用類別依序為電力、及汽油。2024 年度用電量為2,281,509KWH,電力增加原因經檢視主要來自北設工4F 機房UPS,我們將持續優化電力使用能效;汽油使用量為24,236.96 公升,總能源消耗量約為8,985.04GJ,能源密集度為2.29 GJ/ 佰萬元營業額。
註:
1. 能源涵蓋範圍:大世科及子公司臺灣地區各地辦公室。
2. 汽油為公司租賃公務車之油單數據;先前官網公告之柴油數值為本公司自盤,從支付給外包貨運公司之運費來推估數據,經導入ISO14064-1 輔導後,移除該項統計數據,本公司無其他柴油發電機組。
3. 計算至小數點後2 位,不四捨五入。
4. 1 千兆焦耳(GJ)=1,000,000 千焦耳(KJ)。
5. 2024 年數據,依據環境部114 年2 月13 日公告之「113 年度車用汽油低位熱值」為7,609 kcal/L,調整汽油1 L = 31,836.1 KJ。
6. 依據環境部氣候變遷署「溫室氣體排放係數管理表(6.0.4 版本)」提供之熱值進行換算:電力1 kWh =3,600 KJ;汽油2022-2023 年數據為1 L = 32,635.2 KJ(7,800 kcal)
7. 2023 年能源總消耗量較2022 年顯著增加,主因為2023 年起導入ISO 14064-1:2018,將子公司協志聯合科技機房電力使用納入計算,電力使用量增加。
水資源管理
大世科及子公司為資訊服務業,同時因辦公場所為向他人租借,無水單的明確資訊,所使用之水源皆為自來水,主要用水用途均為辦公室的日常生活用水。依據「世界缺水地區圖」(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 Aqueduct Water Risk Atlas)↗,臺灣無水資源的立即風險,顯示為Low - Medium (1-2);但水是一項寶貴的共享資源,我們在日常營運中積極管理,同時持續進行節水宣導、選擇省水標章用水設備、感應水龍頭、定期與不定期保養儲水設備及檢修設備,以防止水資源浪費,期許將節水的觀念融入同仁的日常生活中。
註:
1. 範圍涵蓋:大世科及子公司(群輝、協志科)於辦公室工作之人數。
2. 依照「住宅及辦公建築用水量管制之研究」研究數據,推估辦公室每人平均80 公升(1 度水=1,000 公升)。
3. 修正推估碳排放:前一報導年度僅使用2021 年「每度用水排放二氧化碳(co2)約當量」0.161 公斤 CO2e /度來計算。此表數據,依照台灣自來水公司2024 年8 月22 日公佈之「每度用水排放二氧化碳(co2)約當量」公告修正,2022 年為0.152 公斤CO2e /度;2023 年為0.156 公斤CO2e /度;2024 年度尚未公布,故以台灣自來水公司2024 年8 月22 日公佈之0.156 公斤CO2e /度做計算。